清恬的農村小品 ─ 鍾文音《昨日重現》
范銘如
乍見鍾文音《昨日重現》的副標題─物像和影像的家族史,以為又是一本堆砌消費符號、假懷舊之姿行銷的時髦產品。所幸內文並非如此,不禁令人有一新耳目的意外欣喜。
建 構家族史,不論是紀實還是虛構,似乎是近年來的文學潮流。《昨日重現》卻沒有落入編年式、傳奇性的大敘述書寫框架,反而別出心裁地用片段化、並置性的方 式,側寫一些家族血親。或者因人思物,或者睹物記事,拼綴出小村鎮上平凡家庭的經歷點滴。閒閒地筆觸,不刻意營造人事起落,也不謳歌什麼鄉土民俗。少了造 作戀舊的腔調,反倒平實地勾勒出六、七○年代嘉南平原的生活景況,清新雋永。
雖 然選擇以散文寫作,《昨日重現》一書的結構設計卻頗為縝密。卷一介紹故鄉─雲林西螺─的風土景觀,卷二寫母親,卷三記曾祖母與祖母,卷四憶父親,卷五述祖 父,卷六旁及母系親屬,包括外祖父母、舅父及表姊妹,卷七溯往父系血親,包括姑姑與為社會主義犧牲的三叔公,卷八談作者的兩位兄長,卷九與卷十則雜記從小 到大印象深刻的一些物件、藥品和病痛。由整本書先敘母系再述父系的章節安排來看,鍾文音的《昨日重視》多少表明是一部偏重女性的家族史。記述的人物雖多, 但全文最精彩的章節、最深刻突出的角色,集中在第二章,我的天可汗。
專 門描繪母親的第二卷,又可分為兩部份,前半部原是鍾文音獲一九九九年聯合報散文獎的作品,後面才是為此書增補的段落。前半部章法工整、情感正確,符合得獎 「規格」,但是在沒有預設目標下寫作的後半部,格外真摯動人。這一章刻劃的母女情感與衝突,張力十足,是近年來以母女關係為主題的文本中罕見的珠玉。作者 不斷地透過因為衣服而發生的摩擦,彰顯母女兩人間的愛恨情結。從小時候對衣服的顏色品味,到長大後亟欲購買與上一世代不同的內衣款式,在在暗示女兒對母親 身體∕權威的敬仰與抗拒,還有隨著成長而來的對自己身體隱私和自主權的維護。無奈地是母親始終不肯 放棄「監護權」,在堅持女兒即使成年已久也絕對無能力能將衣物洗淨的信念下,每每趁獨居的女兒外出之際,偷偷跑去幫女兒洗滌衣褲。年邁眼花的母親,動輒將 衣服洗得縮水變形。洗衣服,不僅代表老母親尚能照顧女兒的微弱象徵,或許更意味著母親渴望保持與女兒肌膚相連的親密手段吧!
貧 苦農家出身、婚後操勞不減,再加上丈夫早逝,兀自獨力持家的母親,其劬苦可知。租地種菜,經常夜晚下田到天亮,艱苦的環境自然造就鍾母務實務儉、幹練爽 直,情感豐盈卻內斂的個性。教育子女當然採取最傳統直接的鐵的紀律:甩耳光、鞭打、罰跪,一樣不少。即便是最輕的責罵,也是「毒語毒誓都會說出,非常血 性,像一把隱形的刀橫砍直劈而下。」這般勤儉嚴格的母親,卻在女兒考上大學時,興奮忘情地將女兒高高舉起,猶如兒時一般,流露母親心底最溫柔慈愛的關懷, 渾然忘記女兒考上私校後的龐大學費,還需要她往後耕稼多少個日夜。我相信,這一位台灣氣味十足的母親,依然會是鍾文音往後創作的泉源。
相 較於豐沛飽滿的母親形象,文本裏敘述的其他人物則顯得平面薄弱許多。早逝的父親留下的印象固然不深,寡居的母親疏於與其他親屬的往來,亦使得關於家族的記 憶十分有限。因此,第二卷之後文氣遞弱,一路強勉張弛。最失敗的章節是描述因信仰共產主義而被處決的三叔公。因為原為作者獲選劉紹唐傳記文學獎的作品,英 雄化的塑造、悲情的語調,與全書風格迥異。格外顯得所謂「傳記」敘述的矯情與刺眼。
至於《昨日重現》的家族追述,是寫真抑或再現?除非是罹患考據癖的評者或是死忠的鍾迷,否則無關宏旨。鍾家遠近親疏的族人臉譜,對讀者們而言,彷彿是一幅幅台灣鄉鎮百姓的鉛筆素描:看似平淡,實則值得玩味。堪稱是鍾文音備具溫度與厚度的一本創作。
- Dec 20 Tue 2011 14:32
清恬的農村小品 ─ 鍾文音《昨日重現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